班巴拉人(Bambara),法学-民族学-世界民族-世界民族-〔非洲各民族〕-〔西非各民族〕,西非内陆跨界民族。班巴拉人人口约300万(2010)。主要聚居在马里(为该国第一大族),跨居西非多国,包括几内亚、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冈比亚、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和塞内加尔。属苏丹尼格罗人种。使用班巴拉语,属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曼德语支。主要使用拉丁字母,部分使用阿拉伯字母或西非书面字母。多信仰伊斯兰教。部分人保持传统信仰,礼仪繁多,使用多种雕像和面具。班巴拉人作为独立的民族渐形成于1591年桑海帝国遭摩洛哥军队入侵瓦解之后。作为马里帝国的后人,班巴拉人在1600年建立塞古国,该国在1740~1800年发展至顶峰时期。1754年,班巴拉人又建立了卡亚塔国。至1800年,两国在西非地区势力强大。班巴拉传统社会组织以氏族为基础,数个源自同一祖先的家庭组成一氏族。家庭家长需听从村长,村长负责村里土地的耕作及宗教事宜。除氏族外,班巴拉传统社会也以年龄为基础组成不同的社盟,严格划分等级,规定其权利和社会义务。传统社会以父系为基础,行一夫多妻制。男女均行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