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大旱(severs drought in Wanli period of Ming Dynasty),工学-水利工程-水利史-中国水利史-〔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水旱灾害〕,中国明代中后期(1585~1590)发生的全国性大旱灾。万历大旱持续6年,波及10余省份,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呈北旱南涝的分布格局;后一阶段旱涝分布格局有改变,北方开始多雨,干旱区扩大并南移至长江流域及江南。万历十三年(1585),《明史·五行志》记载,京师自去秋至四月不雨,河井并涸。河北:六月,以直隶真、顺、广、大四府旱灾,诏蠲夏税存留钱粮。山西:曲沃、洪洞、临汾、太平、稷山、解州、广灵旱,诏免夏税十之七。陕西:岐山、扶风等地大旱,斗米千钱,民多逃移。山东、河南等地也都有旱灾记载。万历十四年(1586),《明神宗实录》记载,九月,“顷以旱报者,北自直隶,以迄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而山、陕为甚”。山西:太原、平阳、汾、泽、潞安等属大旱,赤地千里,饿殍盈野,疫疠死者枕藉。陕西:永寿、岐山、富县等地民多流徙;蒲城麦米斗千钱,人死大半。山东:聊城春夏大旱,盗起民逃,斗米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