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rural electric power networks),农学-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主要为县(县级市、区、旗)级行政区域内的县城、乡(镇)村或农场及林、牧区用户供电的110千伏(个别县域有220千伏)及以下各级配电网。简称农网。由各级配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台区构成,通常分为农村高压配电网、农村中压配电网和农村低压配电网。农村高压配电网是指农网内标称电压为35千伏、66千伏及110千伏(220千伏)的配电网;农村中压配电网是指农网内标称电压为6千伏、10千伏及20千伏的配电网;农村低压配电网是指农网内标称电压为220伏、400伏的配电网。中国农网的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60年代以后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1961~1980年,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从1962年到1980年,35千伏线路由1.01万千米增到11.57万千米,3~10千伏线路由6.47万千米增到104.65万千米,400伏低压线路增到213.5万千米。②1980~1990年,发展和提高阶段。已形成110千伏农网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