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报汛(transmission of flood message in ancient China),理学-科学技术史-水利科学技术史-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中国古代水利基础科学-古代报讯,中国古代采用快于水流速度的方法,把汛期所观察到的河流上游涨水情况向下游和朝廷传递,以便加以防御的制度和措施。黄河上的报汛制度始于明隆庆年间,采用飞马报汛。据万恭(1515~1591)《治水筌蹄》记载,“黄河盛发,照飞报边情摆设塘马。上自潼关,下至宿迁,每三十里为一节,一日夜驰五百里,其行速于水汛。”采用传递军情的方式来传递汛情,可见当时朝廷对防汛工作的重视。万恭还指出,通过预先通知河道总督,可使其及时了解与把握汛情,并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防汛工作,所谓“凡患害急缓,堤防善败,声息消长,总督者必先知之,而后血脉通贯,可从而理也”。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报汛向上游延伸至宁夏。据《续行水金鉴》记载,这一年,康熙帝亲自指令宁夏同知,遇黃河水涨,“将涨水情形作速报知总河、河南巡抚,约二十日即报到。”当时水志设于宁夏青铜峡,而河南巡抚驻扎开封,河道总督驻扎江苏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