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观刻书(publication of Buddhist and Daoist scriptures by Buddhist and Daoist temples),文学-出版学-中国出版史-〔古代〕-〔古代版本〕,中国古代由官府委派官员和僧人、道士或者由僧人、道士募捐在寺院道观刊印佛道经藏的活动。自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道教从东汉创立以来,佛道经藏刊刻历代不衰。雕版印刷出现后,因社会各界崇佛迷道,佛道经藏需求量剧增。一方面官府组织人力在寺观刊印经藏书籍;另一方面僧人、道士募集社会力量刊印经藏。寺观刊印经藏,主要为满足宗教之用和收藏所需。宋初,官府在成都主持雕印《开宝藏》,后各大寺庙竞相雕印。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僧人冲真、普明等在福州东禅寺募捐刻印大藏经,历时23年,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竣工,即《崇宁万寿大藏》。此为寺庙募刻大藏经的开始。此后福州开元寺雕刻《毗卢大藏》,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开雕《思溪圆觉藏》。宋代政和年间,宋徽宗命于闽县万寿观开雕《万寿道藏》,此为中国第一部雕版印刷的道教总集。辽、金、元、明、清各代,均有寺观刊印经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