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器(ancient tea set),理学-科学技术史-农学史-〔古代农业技术史〕-古代农具,中国古代采茶、制茶和贮藏茶叶器具的统称,有时也称茶具。对于茶器、茶具的定义,历代并不完全相同。茶器一名最早见于西晋杜育《荈赋》:“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此处是指烹茶、饮茶所用的器具。唐代陆羽《茶经》所载“二之具”说的是采茶、制茶用具,而“四之器”则指烹煮、饮用茶的器具。宋代开始,茶器的名物出现变化。北宋蔡襄《茶录》将制茶、藏茶和烹饮茶叶的用具统称为茶器。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共绘有12种茶具,均是烹饮茶叶的器具。元至明朝前期,茶器、茶具的概念和区别并不严格,经常混用。明朝中期以后,尤其是清朝时期,茶器和茶具的含义开始固定。采制和贮藏茶叶的器具称为茶器,而烹饮茶叶的器具则被称为茶具。在三种类别的茶器中,制茶器具种类丰富,变化也较明显,是茶器的主要部分;而采收、贮藏茶叶所用多为篮、篓、罐、瓮,种类不多,变化也较少,是茶器的次要部分。制茶器具通常根据时间和茶类的不同而变迁,故而古代茶器随着时代和茶类生产技艺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