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浊流(submarine turbidity current),理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灾害,携带大量泥沙等悬浮固体颗粒的,密度远大于周围水体的,在重力驱动下沿海底流动的束状水流。形成机制大河口附近的大陆架前缘、大陆坡上,大量不稳定性的沉积物堆积,是产生浊流的物质基础。在强烈地震、海啸、风暴潮等因素的触发下,松散的泥沙可能被搅动、掀起,呈悬浮状态,形成浊流源头。一旦流动开始,浊流能够自己维持悬浮状态。在水体中形成的密度差促进流体的运动,而流体的运动又引起了沉积物悬浮,形成完全的海底浊流既混浊、又涡动,具有强大的搬运和侵蚀能力,是海底的一种重要地质营力。它能将砂、砾等粗粒物质以及生物化石碎片搬运到深海平原,也可将海底刻蚀成很深的峡谷,同时又沿海底峡谷流动。其携带的物质最后在峡谷出口堆积成浊积扇(也称海底扇或深海扇)。若干个浊积扇可联合成更大的复合扇体,称大陆隆。大陆隆沉积体向大洋方向变薄成为楔状体。浊流沉积成岩后称浊积岩,具有鲍马序列,即垂直向上有砂质、粉砂、泥质层交替(由下向上分为a/b/c/d/e五个层序,沉积物由粗变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