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道坛(The Royal Dao's Altar in Northern Wei Dynasty),历史学-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史-社会经济-天师道坛,中国北魏太武帝以来修建和崇奉的道教神坛。始光元年(424),太武帝拓跋焘登位,次年接受天师道领袖寇谦之所献《录图真经》,又采纳其建议,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南以最高规格修筑了共有五层的天师道坛,以此为中心建造了大道坛庙。据《水经注》记载,大道坛庙石阶有三层,四周有栏槛,上层石阶之上,以木材作为圆形的基座,令其相互支撑,并用木板铺砌。道坛上部为圆形,形制与明堂相似,其小室有四门,室内有神座,神座右面陈列有玉磬。朝廷还提供道士120人的衣食,使之“斋肃祈请,六时礼拜”,每月前来参加道坛庙所办厨会的不下数千人。太平真君三年(442),拓跋焘应寇谦之之请,至道坛“亲受符箓,备法驾,旗帜尽青”。自此北魏皇帝即位之后,赴天师道坛亲受符箓成为一个传统。天师道坛的修建,是北魏寇谦之发起的北方道教改革运动的产物,是寇谦之新道教理论的具体贯彻,其模仿明堂的形制和皇帝登位受箓的理念,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