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额上供(tax payments turn over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thout quota),历史学-中国历史-辽宋西夏金史-经济财政,中国宋代中央政府于上供正额之外所创设的第一个征调地方财赋的项目。无额上供,始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在上供格规定之余,各地还有一些琐细钱物,包括坊场税钱、增添盐酒钱、卖香矾钱、卖秤斗钱、卖铜锡钱、披剃钱、封赠钱、淘寻野料钱、额外铸到钱、铜铅水脚钱、竹木税钱、误支请受钱、代支失陷赏钱、赃罚钱、户绝物帛钱等。这些虽然有窠名,但每年收入无一定指准,难以立为定额,多留充地方经费。宋廷为了扩大中央的财政收入,自元丰五年起,遂将它们合并起来,称之为“无额上供”,规定全都供输京师开封府。崇宁二年(1103),各地供输开封的无额上供钱总额约200万贯。不过,一方面,由于无额上供钱物既充京师经费,计司岁出有常、而岁入无额,无法操作;另一方面,上供钱物不立定岁额,中央政府也无法对地方官员实行考核,因此到宣和六年(1124),宋廷正式将各路州军岁输无额上供钱物设立了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