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电影(painting film),艺术学-影视学-中国影视-,源于对电影绘画本性的理解而出现的电影样式,尤指注重雕塑性或者绘画性造型的电影。绘画电影的理论基础是“动态绘画”。意大利人R.卡努杜在《第七艺术宣言》中提出电影是运动着的造型艺术,电影导演是以光为画笔的画家,即把“银幕形象幻视者”幻觉中的一幅幅形象在银幕上画出来。英国纪录电影导演P.罗沙把电影作品视为“动态的模特儿”,通过光和运动加诸自然景物而具有绘画的倾向性,他认为这种动态的绘画性是艺术家所拥有的一切现有表现形式中最强有力的表现形式。在苏联,绘画电影论者主张把电影看作一块巨幅的画布,由画家(导演或编剧)在上面用豪迈的笔触绘出他的叙事诗式的构思,因而被称为“绘画叙事诗电影”理论。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后,由于对语言因素的过分依赖,画面造型水平普遍有所降低,真正具有绘画性的电影并不多。不过,在一些绘画传统比较深厚的国家,对电影画面造型结构的重视一以贯之,并且概括出一些创作原则。如在A.塔尔科夫斯基的《镜子》《乡愁》《牺牲》等影片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绘画、诗意与哲理交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