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词派(Wuzhong school of ci-poetry),文学-中国文学-清代文学-清代词-【风格流派】,中国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以戈载为领袖、“吴中七子”为核心的词学流派。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词人的唱和活动中,戈载、朱绶、沈传桂、沈彦曾、吴嘉淦、王嘉禄、陈彬华等七位词人逐渐脱颖而出,其创作为当时吴中词家所推重,故有“吴中七子”之称。在他们周围团聚着潘曾沂、潘曾绶、潘曾玮、董国华、董国琛、曹楙坚等词家,形成一个松散的词人群体,故称吴中词派。道光二年(1822)王嘉禄倡议合刻《吴中七家词》,得到了戈载等人的响应和支持,他们各自将旧词新作“重加订正,又细考四声,必求合乎古人之名作以为法”(戈载《翠微雅词自序》),精选付梓合刻。《吴中七家词》包括戈载《翠微雅词》、沈彦曾《兰素词》、朱绶《湘弦别谱》、陈彬华《瑶璧词》、吴嘉淦《秋绿词》、沈传桂《二白词》(后因故未刻)、王嘉禄《桐月修箫谱》,该书刊刻标志着吴中词派的正式形成。戈载强调韵律,认为“填词之大要有二:一曰律,一曰韵,律不协则声音之道乖,韵不审则宫调之理失,二者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