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鼓舞(yangjiao drum dance),艺术学-舞蹈学-中国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鼓舞,中国汉族民间舞蹈鼓舞的一种。流传于陕西汉中的宁强、略阳等县。秦巴山区端公跳神中的祭祀舞蹈。端公跳神也称“跳坛”,分文武两种,文坛以唱为主,武坛以舞为主。羊角鼓舞是武坛中端公表演的舞蹈。传统的羊角鼓舞端公头戴白纸制灵官帽,腰系红布战裙(或八卦条裙)和腰铃,左手执一直径约40厘米的蒲扇形铁圈单面鼓,铁制鼓柄下端有一铁环,环中套七八个小铁环,铁环相互碰击发出嚓嚓声响,右手执一长约30厘米的细木鼓槌。表演以双人一组击鼓对舞为主,两人面面相对同进同退。为保持舞者体力,可组成三四组,反复轮换接舞。舞蹈动作除反映古代征战的“打武靶”“万马腾蹄”等,也有颇具生活气息的表现动物求爱的“蛾谈情”“鸳鸯交颈”等。动律突出扭腰摆胯,情绪热烈奔放,随着鼓点越敲越快,动作也越加急促激烈,鼓声、铁环声、腰铃声以及舞者的阵阵呼号声交织辉映,各种击鼓旋转则把表演推向高潮。表演时场外有大锣和羊皮鼓伴奏,有时伴以即兴歌唱,唱词除吉利话外,大多反映农村劳动和爱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