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排水(wetland drainage),农学-林业-﹝湿地与自然保护区﹞-湿地-湿地水文,通过开挖沟渠等方法排出湿地中蓄水的湿地管理方式。排水后的湿地可用于放牧、育林和耕作等,是人类对湿地的利用方式之一。北欧各国(如芬兰、瑞典、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及俄罗斯西北部)长期利用湿地排水提高森林湿地生产力。全球排水造林的泥炭地面积约为1.5×107公顷,其中芬兰占34%、俄罗斯占26%、瑞典占11%,其他北欧国家占23%、北美国家占3%,中国占0.5%。排水使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区域水位和径流量降低,同时湿地调节区域径流能力也减弱。排水后湿地土壤温度升高、容重增大、孔隙度和含水量降低,沿着泥炭土→沼泽土→草甸土→风沙土的模式退化。湿地排水后,氧气进入土壤,使有机质分解加速,土壤中有机碳、氮及其他营养元素也快速流失。排水后的湿地,由于水位降低和土壤营养可利用性变化,使湿地植物群落从沼生向中生演替。由于排水改变了湿地原有的水文条件,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自20世纪末,世界各国已逐步停止湿地排水活动,并采取一系列的湿地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