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铭文(inscription on bronze ware),文学-中国文学-先秦文学-先秦散文-【文体、作法】,中国古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金文、钟鼎文。现存最早的铜器铭文产生于商代,西周至春秋是铜器铭文的全盛期;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和其他原因,从战国中期开始,铜器铭文开始衰落,但一直延续到秦汉以后。商代铜器铭文较短,一般只有一至五六个字,商代晚期后出现了一些较长的铭文。西周开始出现长篇铭文,如大盂鼎铭有291字,小盂鼎铭有400字左右。现存最长的铜器铭文,是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计32行,497字。铜器铭文是配合青铜器所对应的礼仪而创作的实用文字,其内容很丰富,主要有:贵族的册命、祭典、训诰、颂扬功勋、赏赐、盟誓契约等。战国时期的铜器铭文,内容主要记载作器者、器物所有者和使用地点等信息。殷周青铜器上的金文(钟鼎文)铭文的内容丰富,是研究殷周时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如记录册命的铭文,记录诉讼的铭文,记录土地交易和勘定田界的铭文等,是研究殷商时代奴隶制度、土地制度、宗族制度、分封制度、军事制度等重要问题的第一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