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城市(resilient city),理学-生态学-可持续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念-弹性城市,具有能够消化并吸收外界干扰,保持原有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能力的城市或城市系统。弹性原意是指物体受到压力变形后恢复其尺寸、形状和功能的能力,在系统分析中引申为承受压力的系统恢复和回到初始状态的能力。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态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的相互影响,造成了城市或者城市化地区自然栖息地碎片化、物种构成同质化、能量流和营养循环的中断,降低了不同尺度的弹性,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社会经济过程与生物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弹性研究的主要焦点。具体包括:①城市新陈代谢流。用来支撑城市功能的发挥、提升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②社会动力。包括人文关怀程度、人力资本形成和减缓社会不公力度。③网络管治。涉及社会学习、社会适应和自组织能力。④环境建设。包括城市形态的实体模式、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这四大优先领域实际上是从生态、工程、经济和社会等维度强调了弹性城市建设中的不同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