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震效应(coseismic effect),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电磁学-地震电磁学,地震前含水层系统发生微小的应力应变时,流体观测井的水位会及时、灵敏地表现出来的现象。如果将井-含水层系统形象地类比为一个充满水的注射器的话,那观测井孔就好比是这个注射器的针头,当针管体积发生微小变化时,针头中的水柱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实际观测中井-含水层系统的密闭性没有注射器这么好,但它们反映的原理是相同的,当含水层系统受到微弱的加载作用时(如地震波、潮汐变化等),地下流体观测井的水位都会有显著的响应。不仅水位对含水层受力有所反映,井水微温度也会有灵敏的响应。水位振荡-水温下降型、水位-水温同步阶变型和水位振荡-水温无变化型这3种类型同震响应的井孔数量居多,其余各类型的井孔数量较少,且数量分布比较均匀。地下水位的同震变化,反映了地壳变形和地面震动引起地下介质贮层变形、孔隙疏通、裂缝的清理、产生裂缝等机理。由于产生同震水位变化的机理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变化形态。根据同震变化的不同形态,主要分为振荡型、上升型和下降型3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