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铜钱(Zhida Copper Coin),历史学-中国历史-元史-[社会经济],中国元代货币名。元代通行纸币,称钞或宝钞、交钞,不用铜钱,仅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铸行铜钱,次年即予废罢。元初以来,先后发行中统钞、至元钞两种纸币,后者面值五倍于前者。朝廷迫于财政需求,纸币发行数量不断增长,造成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另外为节约印造成本,小额纸币发行不足,导致民间交易困难。由于这两点原因,朝野屡有铸造铜钱之提议。武宗即位后,针对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设立尚书省进行改革。主要措施有二:①发行新纸币“至大银钞”,每两同白银一两,折合至元钞五贯,停用贬值幅度过大的中统钞。②铸造铜钱作为辅币,“畸零使用,便于细民”。具体分两种,小者称“至大通宝”,一文准至大银钞一厘,大者称“大元通宝”,一文准至大通宝十文,亦即至大银钞一钱。另外规定,“历代铜钱,悉依古例,与至大钱通用”。在朝廷设资国院,地方设六处泉货监、十九处提举司,掌管铜钱铸造、流通事务。上述措施实施效果不佳。至大银钞的发行导致至元钞贬值,加剧了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