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藏戏(Lhamo of Dege County),艺术学-戏曲学-〔戏曲剧种〕-戏曲声腔,中国戏曲剧种。17世纪中叶,德格土司(治地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拉青·祥巴彭错为宣扬佛法,命家庙更庆寺组织僧徒40人在为期45天的“央勒经”佛事活动期间排练戏剧。藏历6月30日“央勒经”佛事活动结束。7月1日,由该寺僧众组成的仪仗队行列游行至柳林,诵经祈福,祝风调雨顺,万事如意。之后,由僧徒演员在柳林演出《诺桑法王》(一译《诺桑王子》),加演《甲羌》(汉兵习武);7月2日,演《狮王哈热巴》。在规定时间演出规定剧目的制度也由此形成。清末民初,德格土司制度衰落,德格藏戏演出活动也相应减少。之后,又有所恢复。德格藏戏运用康巴藏语方言区中的次方言德格口语。音乐、表演身段舞蹈动作和鼓点基本上来自宗教祭祀仪式中的跳神,伴奏乐器也是以寺院法乐乐器为主,一法鼓,一铜钹,两支唢呐,两支颈骨号,两支或四支长筒号等。人物和动物以戴跳神面具为多,在演出中穿插比较多而完整的宗教祭祀仪式。戏的开头,由白发仙翁或常斯老头讲解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