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虫空泡(parasitophorous vacuole),医学-现代医学-基础医学领域-病原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寄生于肠道及其他腔道的原虫〕-隐孢子虫-纳虫空泡,某些胞内寄生原虫在宿主细胞内的寄生空间。纳虫空泡不仅可以将原虫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质隔离,还可使原虫逃避宿主免疫。如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进入巨噬细胞后,转化为无鞭毛体,同时巨噬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并与溶酶体融合,使虫体处于溶酶体酶的包围之中。原虫表膜上存在的抗原糖蛋白可抵抗溶酶体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且其体表能分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抗巨噬细胞内的氧化代谢物。因此,虫体在纳虫空泡内不但可以存活,而且还能进行分裂繁殖,最终导致细胞破裂。游离的无鞭毛体又进入其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重复上述增殖过程。隐孢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形成纳虫空泡,导致肠黏膜表面出现凹陷,破坏肠绒毛的结构,肠绒毛出现萎缩、变短或变粗、融合、脱落,从而破坏小肠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及腹泻。而疟原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时,侵入部位的红细胞膜凹入,并环绕裂殖子形成纳虫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