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language violence;verbal abuse),文学-语言文字-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学-语言生活,以诅咒谩骂或威胁恐吓性话语(包括肢体语言形式)为手段,旨在击垮他人心理承受能力 ,致使对方产生严重精神伤害的言语行为。后果完全可以和肢体暴力等效的语言暴力语言学及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人类的语言蕴含着一定的“力”,可以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层面。语言暴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相对于前者来讲,后者更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语言暴力可能是公开的(如大发雷霆、高声谩骂),也可能是隐蔽的(这种形式非常间接和微妙,如洗脑就属于这种情形)。隐性语言暴力所造成的伤害容易被人忽视或遗忘。从长远来看,语言暴力对社会文明、人类的幸福生活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根据研究观察,语言暴力通常发生在相对密切的语言社区之中,如家庭、同居者、恋人和学校(教师对儿童)。近几年,对于校园暴力,人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可能使学生特别是心理防御能力差的幼儿产生长期的心理伤害乃至影响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