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分析(framework analysis),管理学-情报学-竞争情报-竞争情报方法,基于框架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G.戈夫曼于1974年发表的著作《框架分析》中将框架分析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用以阐述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的组织方式。框架分析是个人对事件或信息的“设定、感知、辨识和标示”的工具,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监控着社会环境,以便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期望和行为。此后框架分析这一名词被不同领域的学者所借用,对它提出各种不同的定义。之后又被引入公共政策、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20世纪80年代,先被应用在政策研究领域,随后又被推广到竞争情报研究领域,多用于分析由观察、访谈、焦点小组、田野调查等途径收集的一手材料,受到了国内外竞争情报研究者的重视。框架分析主要包括:①熟悉材料。首先需要了解材料的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对材料进行整体性把握,在此阶段,通过收听录音、阅读手稿等方式,捕捉浮现在脑海里的关键信息点以及材料里重复出现的主题,并将其记录下来。②构建主题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