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花鼓(flower-drum opera popular in south Shaanxi),艺术学-曲艺学-曲艺曲种-〔鼓曲类曲种〕-〔走唱〕,中国曲艺曲种。俗称打花鼓子、唱花鼓子。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的安康、汉中和商洛地区。相传为清代中叶湖北、湖南的灾民逃荒至陕南地区时,所唱“化谷调”与当地方言语音和民歌小调融合发展而成。陕南花鼓的传统表演形式,为二人(早期均为男性)采用陕南方音、分别彩扮为一丑一旦,在锣、鼓、梆、镲的伴奏中,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边唱边舞、对转走场,有问有答、插科打诨。唱词以七字句为主,也有五字句的。唱腔为曲牌体,基本曲调为〔花鼓调〕,后来广泛吸收和衍化出〔上河花鼓调〕〔下河花鼓调〕〔趱字板〕〔绣荷包〕〔鼓儿天调〕〔长工调〕〔对花调〕等风格及功能各有不同的专用曲调与插用曲牌。陕南花鼓的知名艺人,有清末以来安康的李志连、李洪发、朱代业、刘聪成、王茂功、苟金古、王兴仁,商洛的巩振江、陶三贵(艺名“三女”)、雷玉琴、李黑娃、黄光满,以及汉中的郑显林、钟文福和尤自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