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邑互助(community-level mutual aid),管理学-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历史-社会救助史,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结社互助形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日益广泛传播和世俗化,佛教信徒的宗教活动越来越多,有的乡村出现以邑、义邑、法义等为称呼的佛社组织,通称社邑。这是一个村落或数个村落的若干居民在崇信佛法的基础上自愿结成的私社,主要从事造佛像、建佛塔、斋会、写经、刻经等活动,也从事经济和生活互助活动。互助内容包括婚嫁、立庄造舍的营办,以及周济贫困、慰问疾病等。其中以丧葬互助为最重要的名目。《全唐诗续拾》卷5载王梵志诗云:“遥看世间人,村坊安社邑。一家有死生,合村相就泣。”敦煌社邑文书中,以丧葬互助的材料居多。丧葬互助办法在社邑规约中规定得较为详细,成员遇到凶丧,先向社邑头目报告,然后由社邑中的主管者通知全体成员。成员按规定出人、出力、出财物助葬。不照规约行事,则有相应的罚则,甚至可以驱逐出社。社邑互助尤其是丧葬互助,在赈济急难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