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虚化(bleaching),文学-语言文字-历史语言学及语言接触-语言接触-汉语史,在语义演变过程中词汇意义的丧失。又称语义虚化。比如,英语be going to(将要去哪里)在从移动动词发展为表将来时的语法标记(be going to/be gonna,将要去做什么)的过程中丧失了其原先表位置移动的词汇意义。在中国,实词虚化说最早于13世纪由元代的周伯琦在《六书正讹》中提出:“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这一说法认为虚词由实词发展而来,但并未阐述实词发展为虚词的过程。清人袁仁林在《虚字说》中探讨了汉语实词虚化的过程及实词虚化如何影响汉语句子结构等问题。在西方,实词虚化通常被认为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元素。至少从A.梅耶起,研究语法化问题的学者们认为语法化过程存在实词虚化现象,即涉及语义内容丧失的过程。随着语法化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提出进一步的看法。他们指出,语法化过程存在实词虚化这一视角抓住了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忽略了语法化的其他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