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介器(painted pottery ),文学-传播学-媒介史-史前媒介-实物媒介,新石器时代由器形与彩色纹饰构成的一种器物。彩陶介器的制作过程是采用黏土或其他非金属无机材料制成器物模型,然后以天然有色矿物颜料将色彩纹饰于打磨光滑的器表上,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通过加热硬化工艺烧制而成。彩陶分布广,延续时间长,最具代表性的彩陶文化是仰韶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鹿纹彩陶盆彩陶介器的器型基本上为日常生活用品,其纹饰一方面赋予了陶器外在形式的瑰丽,另一方面又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味和精神特质。随着原始理性思维的发展,彩陶介器上纹饰越发抽象与写意,并发展出一些刻划符号。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以及玛雅文明中发现的彩陶杯口均发现类似的刻划符号,最常见的是一竖划,其次是“Z”形,它们已经不是符号,而是最古老的具有表意作用的文字雏形了。这些抽象的文字符号掺杂着先民浓烈的宗教观念,用象征写意的方式体现了他们的记事方式以及巫术和宗教信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