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镇营兵(battalion-based garrison system),历史学-中国历史-明史-典章制度,中国明清兵制。初为总兵、副总兵、参将和游击等统辖军士,后指镇戍将领统辖的军士,并成为一种军事编制,即省镇营兵制。明朝主要实行卫所制,然在征伐过程中,多有不便,遂出现了省镇营兵制。宣德年间,出现了游兵营。正统年间,开始将卫所军士分等选拔,组成营兵。天顺年间,出现了营伍之法。成化年间,将各城常操军分营,由镇戍将领分营统领。嘉靖年间,各地营兵得到迅速发展,且编制不断完善,每营三千人的编制定型,各级将领设置齐备。明后期,随着军事危机的加深,营兵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它以营为基本编制,主要分布在布政使司、镇等地方,营兵是各镇的主力,而诸营军队职能各有侧重,然以镇戍为主要任务。而镇戍将领自上而下为: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操守、把总、提调等。营兵制建立在卫所制的基础之上,其兵多从卫所军士中选拔,同时采以募兵的形式补充兵源,镇戍将领也多从都司卫所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