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鲁特(Eleut Mongols),历史学-中国历史-清史-民族·地理,中国清代对西蒙古诸部的总称。元称斡亦剌,明称瓦剌,清称厄鲁特、额鲁特或卫拉特,皆系蒙古语oirad或oyirate之异译及音转。国外学者又往往沿袭突厥语族习惯,称之为卡尔梅克。明末清初,瓦剌各部经过长期发展变化、迁移和战争,并融合和吸收了周围突厥语系及东蒙古诸族成分,最后归并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及附牧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其牧地西北不断向额尔齐斯河中游、鄂毕河以及哈萨克草原移动,西南向伊犁河流域推进,东南向青海迁徙。诸部分牧而居,互不相属。另设一松散的议事机构——“丘尔干”(蒙古语“会盟”之意),即定期的领主代表会议,作为协调各部关系、加强封建统治以及抵御外侮的临时组织。其盟主初为和硕特部贵族首领博贝密尔咱、哈尼诺颜洪果尔、拜巴噶斯等。17世纪20年代后,准噶尔部首领哈剌忽喇及其子巴图尔珲台吉在与和硕特部斗争中渐占优势,成为实际上的盟主。崇祯十三年(1640),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封建主会盟于塔尔巴哈台,制定新察津·必扯克(法典,即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确定喇嘛教为共同信仰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