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化(pragmaticalization),文学-语言文字-历史语言学及语言接触-历史语言学-语言演变,一个句段(syntagma)或词汇形式在特定的语境中丧失其命题意义,获得交际元语义、话语互动义的过程。1993年由B.厄尔曼和U-B.科蒂希纳斯在讨论瑞典语ba'和英语you know(你知道)的功能演变时提出。语用化这一术语是为解释话语标记的产生而诞生的,狭义的语用化即话语标记的产生过程。话语标记(又称语用标记)句法、韵律独立,在句外而非句内位置;意义是非限制性的,表达程序义而非概念-命题义,不具备真值条件义;不具体对应某一词类,具备一定的语用功能。这些特点使得话语标记区别于一般语法项,原有的语法化理论在解释话语标记的产生时遇到困难:例如英语的I think(我认为)发展出话语功能,但没有形式、结构的变化和语音缩减,不符合语法化的特征。为解决这一困难,一种有别于语法化的历时演变假说“语用化”应运而生。在语用化假说中,词汇或其他成分发展为话语标记,不经过语法化的过程或不经过处在语法化、语用化之间的中间阶段。新产生的话语标记的辖域会从句子层面跃升至话语层面,在非句层面构建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