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听器(geophone),理学-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史-〔概念与术语〕-〔声学〕-地听器,古代的一种地面监听器。利用固体(地面)传声的空穴效应,使安置于地面的空腔产生混响,可以听到远处地面的声音。早期的地听装置就是埋在地面的陶瓮。最早的地听器被记载在《墨子·备穴》之中,墨子向弟子们讲述守城时如何确定敌方挖地洞攻城的方向或位置。其方法是:在城内墙附近连续挖地洞,相邻两个地洞距离固定,地洞内放陶瓮,令聪耳者伏瓮而听之,利用各个瓮飞混响差别,就可以察觉敌人挖洞攻城的方向或听出城外远方的敌军兵马奔走之声。地听器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像唐李筌的《太白阴经》,北宋曾公亮(999~1078)主编的《武经总要》,明代茅元仪的《武备志》都有关于地听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雄县祁岗村发现了古代的地道,其中宋辽金时期的陶瓮尚存。地听技术在唐宋时期得到不断改进,如小型地听器就是一个空心枕或军人随身携带的皮革箭套。北宋科学家沈括将它的原理解释为“虚能纳声”。“虚能纳声”与今日的“空穴效应”意义相同。地听器作为一种军事技术装置不只是在中国古代受到重视,在西亚和北非地区也流行过类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