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活字(wooden type),文学-出版学-中国出版史-〔古代〕-〔古代印刷史〕,用于排版印刷的木质反文单字。在北宋毕昇试验木活字印刷之后,元代初期农学家王祯于大德二年(1298)创制木活字3万多个,并试印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成功,这是中国第一部木活字本方志。主要方法是:用纸写字样贴在木板上,照样刻好字后锯成单字,再用刀修齐,统一大小高低;然后排字作行,行间隔以竹片,排满一版框,用小竹片等填平塞紧后涂墨铺纸,以棕刷顺界行直刷。同时,他还创制了转轮排字盘,推动转轮,以字就人,便于取字还字。用木活字排印的《吴园易解》——《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之一 元代至治二年(1322),浙江奉化知州马称德镂刻活书版10万字,印成《大学衍义》等书。现存元代《御试策》可能为元统元年(1333)后木活字印本。敦煌千佛洞曾发现元代回鹘文木活字,由硬木制成。至明代万历年间木活字较流行,有的藩王府、书院和私人多用于印书。崇祯十一年(1638)起用木活字印“邸报”,沿用至清末。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由金简主持,刻成大小枣木活字253500个,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多种、2300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