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说(being contended),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宋金文学理论批评】-【理论批评观念】,中国古代文论概念。渊源于先秦儒道思想,是贯穿于中国古代诗学发展历程的核心概念。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孟子·离娄下》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意即君子按照道的要求精进不已,是为了能够有坚持、有依循,达到自得的境地。自得,即自然而然地有所得,是自我的完备与满足。能够自得,居处就能安宁。居处安宁,可以依凭、可以借鉴的就深远无尽;可依凭、借鉴的不可限量,那么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是可以取用的资源,因此君子希望达到自得的境地。孟子讲述的自得,可以理解为修身之道,也可以理解为进学之阶。在不断的修养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有收获,无须刻意谋求。道家思想的代表著作《庄子·骈拇》中也提到“自得”:“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