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米法(field tax adjustment method),历史学-中国历史-明史-政治史,中国明代宣德年间,周忱在江南推行的田赋征收的改革办法。又称均征加耗法。江南地区是明代的重赋(尤其是官田税额高)地区,而沉重的赋税又几乎都压在耕种官田的农民身上,因而逃亡、逋赋日益严重。宣德六年(1431),周忱实施平米法,以解决逐步激化的社会矛盾。平米是正粮和耗米并征的税粮。正粮指正米,是按照明朝政府规定的科则征收的税粮。耗米即加耗。明代各地正粮分起运与存留两部分(存留粮存于本地支用,起运粮或是运于京师的京粮,或是运给边军的边粮),起运粮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增加的运费、蚀耗,以及沿途经手官吏胥役的需索之类费用,即为耗米。由于官绅勾结,明初江南耗米几乎全归小农承担,土豪拒不纳耗。周忱责令官民田土各种税户,不论大户或小户,一律缴纳耗米。征收方法主要采取论粮加耗法,即每石正粮纳耗若干;对部分轻税民田则采取论田加耗法,即每田一亩加耗若干。平米所征数额,往往比实际开销要宽裕,剩余之数,名曰余米,余米多则来年加耗将减少。同时,将余米存在特设的济农仓内,作为开支地方各项公费以及弥补税收亏欠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