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Hanlin bachelor),历史学-中国历史-明史-典章制度,由新进士中选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者。又称庶常。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朱元璋采《书经·立政》中“庶常吉士”之意,将观政于翰林院、承敕监等近侍衙门的进士称为庶吉士。此后,历朝沿用此制度,并略有变动,然皆在新科进士中选拔。永乐年间,庶吉士专属翰林院。入馆后,大致由翰林院学士,礼、吏二部的侍郎负责教习。而学习内容以诗文为主,同时兼习政务。庶吉士的考核较为严厉,每月需交诗文各一篇,由教习负责评阅,并留案以备日后授职。庶吉士的学习年限为3年,通过考试后,便散馆,即授职。选拔庶吉士称馆选,基本上每科必选,或一科多次馆选,有时数科不选,而每科选拔人数不定。馆选方式,洪武、永乐两朝,大多由皇帝指定,明宣宗以后多为考选。考选庶吉士,或由皇帝亲自选拔,或皇帝委任大臣负责选拔,需经过礼部、翰林院、吏部、内阁的层层考核。考试优者,任职翰林院,其余授职为科道官、六部主事,或者出任地方州县官。明中期以后,只有进士才能入翰林院任职,只有翰林学士才能入阁,庶吉士则是入翰林的主要途径,因而一成为庶吉士,便被人视之为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