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腔戏(Xiaoqiang opera),艺术学-戏曲学-〔戏曲剧种〕-戏曲声腔,中国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福建三明的尤溪、大田、沙县、永安及龙岩地区的一些乡镇。嘉庆年间最早传入尤溪县池田乡(今新阳镇)。当时,该乡港头村余清福首拜江西艺人为师,满师后即在本村设馆教戏,并组织戏班流动演出。因唱皮黄曲调,主要行当角色用小嗓行腔,故通称为小腔戏。咸丰、光绪年间,是小腔戏兴盛时期。出名的戏班有尤溪县的和兴班、长兴班,大田县的奇福班,永安县的青水三百寮班。辛亥革命后,京剧传入福建,小腔戏受其影响,也吸收了京剧、汉剧等曲调,故被时人称为土京戏或汉剧小腔。行当角色有“四门九行头”。四门即生、旦、净、丑;九行头即小生、老生、正旦、青衣、花旦、老旦、乌净、红净、丑。主要曲调为〔西疋〕(即〔西皮〕,俗称〔下马〕)和〔二放〕(即〔二黄〕,俗称〔上马〕)。小生、小旦等主要行当行腔用小嗓,其余用本嗓。锣鼓经统称为“十二番”。乐队6人,乐器以京胡为主,还有二胡、锣、鼓、钹、唢呐等。小腔戏传统剧目为“十八本头”,后来又吸收许多大腔戏剧目和民间小戏,主要有《乾坤配》《满门贤》《红旗山》等数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