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调(Liangshan tune),艺术学-戏曲学-〔戏曲剧种〕-戏曲声腔,中国戏曲剧种。梁山调作为唱腔名称,存在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多种花鼓、采茶小戏声腔中,也称大筒腔或胖筒筒。作为自成体系的戏曲剧种,则形成于湖北钟祥一带,主要流行于荆门、钟祥以及随州一带。据《钟祥县志》及石牌镇古戏楼演出戏班题名等实物考证,1777年梁山调已在民间流行,结合本地民歌和其他戏曲声腔,形成行当较为完整、独具声腔系统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清道光三十年(1850)兰怡居士题笺的《汉皋竹枝词》描述梁山调在汉口演出盛况。清光绪年间,钟祥梁山调部分戏班多次到河南、陕西等地演出。梁山调艺人多在湖北越调班社中学艺。清同治、光绪年间,梁山调剧目以明、清传奇本故事为主,以生、旦脚主唱的“半本戏”(一出能演一个夜场)和散折戏居多,主腔也相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板腔体,生、旦、净、丑具有各自的行当腔。先后出现了旦行周天应、陈国富,丑行金传清、鼓师张大法、琴师黄士银等艺人。后因长江流域多发水灾及战乱,演戏境况凋零,戏班以兼唱花鼓戏、越调营生。梁山调正腔为“咿咿腔”,分上下句式结构,依词格演唱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