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纹(the Douniu dragon patterns),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史-[纺织品传统纹样],明代赐服纹样。斗牛纹与蟒纹、飞鱼纹是明代三种赐服纹样。赐服不在品官服饰制度内,是皇帝对内宦近侍和文武大臣,甚至外国番王等赏赐,因此能穿上这类赐服是一种特别的荣耀。明代斗龙纹形似龙而非龙,四爪,鱼尾,头上双角向下弯曲如牛角状。斗牛原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后成为像龙的瑞兽。周祈《名义考》:“斗牛如龙而觩角。”《酌中志》里提到:“(司礼监太监)皆穿贴里,先斗牛,次升坐蟒。”赐服虽是特别的恩宠,但内官和大臣们寻找各种机会穿着炫耀,加上皇帝恩赏没有严格节制,导致赐服泛滥,故常颁布禁令。弘治十七年(1504),孝宗见内臣僭穿蟒衣的现象尤其多,下达服色禁令:“蟒、龙、飞鱼、斗牛,本在所禁,不合私织。间有赐者,或久而敝,不宜辄自织用。”而早在正统十一年,明英宗就对工部官员下令,凡有织绣蟒、龙、飞鱼、斗牛等违禁花样者,工匠处斩,家口发边卫充军,穿用的人,重罪不宥。天顺二年,又规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斗牛、大鹏、像生狮子、四宝相花、大西番莲、大云花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