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杅冢,历史学-考古学-外国考古-东亚、北亚-朝鲜半岛-朝鲜三国时代,新罗时期墓葬。以出土青铜器上有“壶杅”铭文而得名。位于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路西洞。年代约在5世纪末至6世纪初。1946年发掘。该墓的墓圹为长方形土坑竖穴,长7.3米、宽4.5米、深2米。木椁周围堆积砾石后封土,形成直径16米、高4米的坟丘。这里出土的山字形鎏金铜冠及其附属的饰物保存完好。随葬品多放在死者头部附近,有青铜器、陶器、铁器和马具等,脚部也放置铁器和马具。出土遗物中以青铜制的虎子形器和壶杅最具特色:前者器身扁平带把手,歪颈附莲花纹器盖,与虎子的形状近似;后者呈盒形,盖上有球状纽,盖及器身各饰有三条凸带,器底附矮圈足,并铸有“乙卯年国冈上广开土地好太王壶杅十”的阳刻汉隶铭文。铭文中的乙卯年为好太王死后的第3年,即长寿王三年(415)。壶杅当系此年所铸,可能原属好太王陵庙的祭器,后流入新罗,从这件器物上可以看出高句丽的青铜铸造工艺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壶杅冢南还有一座积石木椁墓,称银铃冢。两墓封土形成南北并列的双圆形坟丘。壶杅冢所葬为一男子,银铃冢中葬一女子,推测两人当系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