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兵(militia forces),历史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典章制度]-[职官制度],中国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在近州诸边广泛设置的不长期脱离生产的地方军队。始称武骑团兵,后又称团结兵,亦有土镇﹑土团、团练之称。团结兵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战争日益频繁、征发府兵及募兵已不能满足军事需要的情况下出现的。征发团结兵的原则是选取富户强丁,免除征赋,允许在家习武练射,每年定期举行考试。安史之乱前,团结兵主要设置在河南、河北及关内一些地区,随着唐前期军区的出现以及募兵制度的确立,团结兵渐趋减少。安史之乱后,军队地方化的情况更加严重,唐王朝与地方割据藩镇以及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不断交战,唐末农民战争席卷全国,因而征发团结兵也显著增多,大历十二年(777),朝廷将这种“差点土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统称为“团结兵”(《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唐代宗大历十二年五月条)。唐代后期的团结兵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忙务农﹑农闲训练的“乡兵”型。如唐代宗时,泽潞节度使李抱真在境内征发丁男,每户“三选其一”,经过3年训练就征发为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