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戏(Zhuma Opera),艺术学-戏曲学-〔戏曲剧种〕-戏曲声腔,中国戏曲剧种。由民间歌舞跑竹马发展而来。主要流行于闽南漳浦、南靖、长泰、厦门等地,尤以漳浦县最为盛行。中国台湾也有竹马戏,俗称布马阵,又称阵戏。南宋中叶,漳浦已有戏剧活动。据漳州北溪人陈淳《上傅寺丞论淫戏》称:“……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今竹马戏演出仍沿称乞冬。早期为民间“弄子戏”,属“戏弄”形式,只有旦、丑两个角色,音乐声腔主要用民间小调,开场节目先演《跑四喜》,即由四少女分别扮演“春、夏、秋、冬”角色,后来也学演大戏。据明何乔远《闽书》“风俗”载:“(龙溪)地近于泉,其心好交合,与泉人通。虽至俳优之戏,必操泉音。”受泉腔影响,竹马戏也搬演《王昭君》《陈三五娘》等剧。清康熙年间南靖人庄复斋在《秋水堂诗集》中记载竹马戏《王昭君》演出盛况:“一曲琵琶出塞,数行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欢迎。”乾隆十三年(1748),漳浦人蔡伯龙《官音汇解释义》载:“做白字,唱泉腔。”这时期,流行于漳浦、华安的竹马戏大量吸收泉腔音乐及其剧目,并以南曲为主要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