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相体(Style of Chengxiang),文学-中国文学-先秦文学-先秦散文-【文体、作法】,中国先秦时期说唱性质的韵文文体。每节包括两个三言、一个七言、一个四言、一个七言共五个句子,一般一、二、三、五句押韵。因《荀子·成相》篇而得名,起源与“相”的原始含义有关。《说文解字》:“相,省视也,从目木。”联系“瞽必有相”,则“相”乃瞽者所持助行探路之木,吟诵时亦可顿地助节。后来凡能在演奏时助节的器具亦称“相”,如《礼记·乐记》曰“治乱以相”,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成相”即击相,亦指击相时所吟的歌谣。《礼记·曲礼》中的“邻有丧,舂不相”。俞樾说:“古人于劳役之事,必歌讴以相劝勉,亦举大木者呼邪许之比,其乐曲即谓之相。”(王先谦《荀子集解》)源自舂米、打夯、捣衣时等用以协力的劳动号子,后来慢慢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谣歌。成相体三三七四七的句式构成也有一个形成、固化的过程。《老子》二十八章的三三四四五句式、《逸周书·周祝》三三七句式皆是成相体的先声。标准的成相体以《荀子·成相》和1975出土的《为吏之道》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