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reed-pipe dance),艺术学-舞蹈学-中国民间舞蹈,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苗、侗、水、布依、仡佬、彝、瑶、拉祜、傈僳、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男子边吹芦笙边舞蹈为其主要特征。笙分葫芦笙和芦笙两大类:葫芦笙用葫芦做笙斗,一般插有5支带簧片的笙管,长16~66厘米;芦笙为木制笙斗,一般插有6支笙管,长33~333厘米。吹奏葫芦笙而舞的民族有彝、拉祜、傈僳、纳西族等,吹奏芦笙而舞的民族有苗、水、侗、仡佬族等。芦笙舞历史悠久,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春秋中晚期墓葬中发现的两件青铜葫芦笙,是迄今最古老的葫芦笙实物。芦笙舞的舞蹈形象在古文物中也有反映,如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上刻有吹葫芦笙而舞的人物形象,说明早在2000年前中国南方就已经有葫芦笙舞。明《南诏野史》中记载: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清云南《镇雄州志》载:沙兔(今壮族)“寨中男女互窥,农隙去寨一二里,吹笙引女出,隔地兀坐,长歌宛转,更迭唱和,愈歌愈近,以一人为首,吹笙前导,众男女周旋起舞,谓之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