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子曲(Benziqu),艺术学-曲艺学-曲艺曲种-〔少数民族曲种〕,中国白族曲艺曲种。又称白曲。主要流布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洱源一带的白族聚居区。约在清代由白族小曲在唱叙故事的过程中发展演变而成。本子曲的表演形式,多为一人操龙头弦子(类如汉族的三弦)自弹伴奏、采用白语唱叙故事。也有二人对唱、另有一人弹弦伴奏的演出情形。唱词通常八句一段,每段分上半首和下半首两个部分,上半首的起头句式三、五、七字不等,后三句为七、七、五,即两个七字句和一个五字句;下半首是七、七、七、五的句式,即三个七字句和一个五字句。如果内容篇幅较长,则在上半首的唱词之后,一直反复采用下半首的唱词格式。除上半首的首句须押尾韵外,其他唱句只在下句即偶句押尾韵。唱本的结构,多为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对唱形式。唱词除了非常讲究格律,赋比兴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很频繁。本子曲的唱腔曲调依流布地域而有〔剑川本子曲〕〔洱源本子曲〕〔鱼调〕〔泥鳅调〕等多种。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代表性的如《放鹰捕雀》《黄氏女》《鸿雁带书》《月里桂花》《李四维告御状》《出门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