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剧场(Paratheatre),艺术学-戏剧学-戏剧概论-戏剧符号学-类剧场,戏剧概念。又译次剧场。由波兰剧作家J.格洛托夫斯基提出。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格洛托夫斯基不再对剧场感兴趣,他认为戏剧已出现垂死的症候。为了解放自己,他停止了传统的戏剧演出,开始进行“类剧场”的探索。类剧场不再是对传统剧场演出的探索,而是试图打破艺术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打破演出场域和社会的界限。传统剧场是日常生活的写实并通过形式手段加以区隔,因而具有了艺术的形式,而类剧场则是回到戏剧所源来的地方,或者说艺术就是走入生活,艺术即生活。类剧场因而变成了一种仪式性的戏剧活动。从空间上来说,戏剧不再局限在剧场里,而是在城市的任何一个空间。从时间上来说,作品可长可短。从观演关系上来说,没有演员和观众的区分,都在一个场域,演员和观众同处一个空间,一起活动或“相处”。戏剧就从参与者的在场参与与共享而产生,不再是剧场的精确排练和探索,而是参与者的“人与人的相遇”“投入到其他人的生活网络之中”。这样,人就走出了剧场,走入了日常生活的仪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