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量词(classifier),文学-语言文字-语法学-﹝理论与概念﹞,修饰事物的量词,表示事物某种单位特征的限制词。又称物量词。名量词常和数词一起修饰名词,共同表示数量特征,构成“数词+量词+名词”结构。如“一张纸、一本书、一条鱼”等。数量短语也可以单用,后面的名词中心语不出现。例如:我买一本,你也买一本,总计买两本。汉语量词从语义角度看主要有以下类型。①个体量词。例如:本、张、头。②集合量词。例如:双、批、群。③度量量词。例如:尺、斤、两。④容器量词。例如:碗、瓶、桶。⑤事件量词。例如:场、顿、盘。⑥不定量词。例如:一点儿、一些。⑦部分量词。例如:一半、三成、一段。和其他词类相比,“量词”被独立划为一类词的时间较晚。学界一般把量词分为名量词(物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三类。名量词是最大的一类,内部的小类划分具有争议,其中的“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量词”三类无争议。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1924)首次提出“量词”名称,认为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词,把量词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量词”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