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联接(colligation),文学-语言文字-计算语言学及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语言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类别的句法组合。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语言学家H.F.西蒙(Harry F. Simon)提出。西蒙对汉语中的类联接情况进行分析,将发现的类联接结构分为主要类联接(major colligation)和次要类联接(minor colligation)。1957年,J.R.弗斯(John Rupert Firth,英国,1890~1960)在论文集《语言学分析研究》(Studies in Linguistic Analysis)中引用西蒙的文章,详细阐述类联接的概念和意义,指出类联接是语法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弗斯认为,英语中同一类动词具有不同的语法形式,不同语法形式会有不同的组合,也会形成不同的意义。他最后将类联接研究归于篇章意义研究的句法层面。类联接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更多学者关注,80年代后,J.M.辛克莱尔等人详细探讨并在意义上有效拓展,使类联接逐渐被人们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