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白地(Putting on Performance on Street without Paying Rent),艺术学-戏曲学-戏曲演出习俗-〔演出仪式〕-〔演出类型〕,中国旧时的戏曲演出方式。清末上海滩簧戏演出的主要形式。敲白地,即不花费场租在街头圈地设点卖唱。其演出形式有两种:①在较宽阔的场地设布幔帐篷,演员化妆登场演出,有固定剧目,观众需购票入座看戏,相当于一种简易的剧场。②在空地上用白粉划一表演区,演员略施粉墨,按剧情需要时时变换剧中人物(如男演员加须时为老生,摘掉后即变小生,帽子正戴为正面人物,歪戴即成反面角色),观众看戏无需购票,演员随唱随讨钱,并视收入情况决定继续演唱或辍演更换场地。20世纪50年代前,此类演出场地曾集中在打浦桥、“外国坟山”(今淮海公园)后门以及下海庙(今公平路)一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上海市文化局曾把这里的流动艺人组织起来,成立“街头艺人协会”。后经过有关部门整顿,或相互合并组织剧团,或安排转业另给出路,敲白地演戏的现象从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