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戏(Maonan opera),艺术学-戏曲学-〔戏曲剧种〕-戏曲声腔,中国少数民族剧种。流行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及其他毛南族居住区。由毛南族还愿仪式“肥套”中的民歌、舞蹈、故事等融合彩调剧表演而成。1959年环江县文化馆在县政府支持下,组建了一个毛南戏工作组到毛南族聚居的下南乡、上南乡进行调查,并根据毛南族“肥套”中三娘与土地这段仪式内容创作了剧本《三娘与土地》。该剧本采用彩调剧的生、旦、丑行当体制,用毛南话和桂柳方言分别在毛南族聚居区和其他地区演出。1964年参加柳州专区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正式定名为毛南戏。毛南戏的唱腔分腔、板、调三类,大部分来自民歌。腔有师腔、欢腔、比腔等,板有哭板、骂板等,调有探情调、怀调、相思调等。伴奏乐器有唢呐、竹笛、二胡、祥鼓、铓锣、小锣、大钹等。其中,打击乐以“肥套”中的锣鼓点为主,有开场鼓、路鼓、欢贺鼓、送花鼓、婚礼鼓等。主要剧目有《迎春》《窑堂火红》《心红菜牛肥》《顶卡花》等,内容以反映毛南人现代生活面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