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学(etymology),文学-语言文字-汉语文字学,研究探讨汉字形源的规律和汉字最初构形方式的科学。又称字原学、汉字字源学。不同于以研究词的来源和发展演变为主的词源学,字源学的任务是尽量找出汉字的最早字形,寻找每个字构字初期的造字意图,也就是探讨汉字的形源(字源)。汉字字源学属于汉字学范畴。字源学初始应该追溯到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说文解字·叙》认为:“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从分化孳乳的角度看,独体的“文”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而合体的“字”是由文孳生繁衍出来的。基于这样的基本概念,《说文》确立540部首作为文字构成的基本形体,统属所收9353字。从文字分化孳乳的角度对汉字进行分部归类是许慎的首创,这种方法对于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是有价值的。许慎之后的学者在此基础上或者部分加以改进,或者再研究而形成一套新的体系,逐渐形成字源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