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号(serial number),工学-交通运输工程-邮政-集邮-邮资凭证,印在邮票图案下方表示邮票分类、顺序编号的标志与号码。邮票志号是中国首创的邮票编列标示方法,创意人为邓连普。1949年起首先在中国纪念邮票与特种邮票上采用,为邮票的分类、检索、收集、整理带来很大方便。近期世界上一些国家也采用了邮票志号。中国邮票的志号标示形式经历了几次变化:1949年至1967年3月,邮票志号标示形式为,票种-套号-全套枚数-图号-总图号-邮票发行年份,如《殷代铜器·尊》邮票志号为特63.8-5(364)1964就表示特种邮票第63套,8枚一套的第5图,是全部特种邮票的第364图,1964年发行。这个时期的邮票称为“老纪、特邮票”,共发行“纪”字头邮票124套,“特”字头邮票75套。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邮票志号中断。1970年8月至1973年,恢复邮票编号,不分纪念邮票、特种邮票,重新对每枚邮票顺序编号,共发行21套95图。从1974年起,再度以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分别编列志号,邮票志号标示形式与“老纪、特邮票”相似,以汉语拼音字母“J”“T”分别代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取消了总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