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岔(Bacha opera),艺术学-戏曲学-〔戏曲剧种〕-戏曲声腔,中国戏曲剧种。流行于陕西安康的汉阴、旬阳等地。其起源一说与唐宋八段体诗赋歌唱相关,一说是清代曲艺八角鼓、单弦的主要曲调——岔曲的前身。八岔经历了从民歌到打围鼓、小场子、地蹦子,最终成为戏曲剧种的演变过程。清道光年间空前繁荣,仅安康汉滨就有知名班社近30个。清末民初遭禁演后以“席棚戏”“角角戏”的形式存活于乡村。1956年安康市汉剧团将八岔戏《站花墙》《吴三宝游春》搬上舞台。八岔戏传统剧目有100多本,常演剧目有《柳二姐盘花》《卖杂货》《尼姑思凡》《王婆骂鸡》《何氏劝姑》《站花墙》等。八岔分阴八岔和阳八岔。初用〔长工调〕〔放羊调〕〔翠花调〕〔游春调〕〔赶船调〕〔绣花调〕〔访友调〕7首曲调,亦称七岔,即阴八岔,多表现喜剧和闹剧。清乾隆、嘉庆年间湖北郧阳花鼓戏的〔郧阳调〕传入后,八岔形成了具有板腔体雏形的阳八岔,表现正剧和悲剧内容。阴八岔需由后台人代接尾音,常用曲调有20余种。阳八岔不需后台接音。乐队只有锣鼓伴奏,不用弦乐。伴奏乐器为柿饼鼓。其脚色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等组成的三小行为主,有“三门九行当”之称。